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晋中起步区海绵城市公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7-03 浏览次数: 【字体:
规划背景: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同时在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设中逐步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指导海绵城市的建设,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并深化《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晋中起步区总体规划》,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指导潇河产业园区晋中起步区海绵城市建设,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
  本规划适用地域范围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晋中起步区(简称“晋中起步区”),北起潇河产业园区北边界线和小牛线,南至小赵南街(接太原起步区紫林路),西起弓村东路和陈胡东路,东至国道环城线和S102,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3.45平方公里。
建设目标:
  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晋中起步区规划发展,促进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以“生态、安全、活力”的海绵建设塑造潇河现代产业园区晋中起步区新形象,实现“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的发展战略,建设“北方缺水地区、产业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典型示范”。至规划期末潇河现代产业园区晋中起步区80%以上的建设面积达海绵城市相关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
  1、水生态控制指标
  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为:控制年径流总量的80%,即控制17.26mm降雨,河湖水系生态岸线比例达到90%以上。
  2、水安全控制指标
  潇河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内涝防治标准50年一遇;新建主干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采用5年一遇;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3、水环境控制指标
  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其中潇河段、干渠水质达到IV类水质标准。面源污染控制(以SS计))达到60%以上。
  4、水资源控制指标
  起步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以上;污水再生利用率50%以上。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
  1、生态格局构建
  按照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战略构架,结合总体规划用地布局,基于“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本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适宜性评估的结果,在规划区内形成“群山环绕、山水共济、林田相伴、城水互融”的“一屏二带四区”区域海绵自然生态空间。并提出保护与修复要求,强化生态系统的维护。
  “一屏”:东部山区的生态屏障。“二带”,潇河生态景观海绵带、边山雨洪缓冲带; ”四区“:“海绵城市生态保育区“约102平方公里;海绵城市生态缓冲区”约32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区”约136平方公里;“南部海绵城市农业防护区”约20平方公里;”北部海绵城市农业防护区”约30平方公里。
  通过对四区的绿化率控制、种植植物类型的指引等等保护和修复要求,强化区域的海绵格局的构建。
  2、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系统”的总体布局
  结合晋中起步区规划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水系,构建起步区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系统”的总体布局,引导重大公共海绵设施的空间布局。形成“廊道—轴带—斑块—节点”结构的海绵自然生态网络。以渗、滞、蓄、净、用、排6种低影响开发技术为手段,通过源头分散控制-过程转输控制-末端弹性控制的低影响开发系统实现整个片区的80%的径流总量控制率。
  晋中起步区规划构建“一环抱城、四廊贯城、六带串、多点嵌城”的公共海绵设施的空间格局。
  “1环抱城”:构建”1环“起步区的海绵环城绿色低影响开发设施环。
  “四廊贯城”:构建潇河、铁路、西嫣沟、牛耕河等海绵绿色廊道能起到雨水截流、转输、蓄存、净化的复合海绵功能。
  “六带串城”:构建潇河渠、中央水系、民生干渠、陈侃街、汇通南街等海绵绿色带能起到雨水截流、转输、缓冲、净化的复合海绵功能。
  “多点嵌城”:结合绿地构建大、中、小型绿地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起到雨水下渗、回用、蓄存、净化的复合海绵功能。 
  3、水安全系统构建
  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城市排水管渠+城市防洪河道”三位一体的晋中起步区新型水安全系统。
  4、水生态系统构建
  充分利用晋中起步区潇河自然水系、干渠、冲沟,通过“理顺水系、打通卡口、沿岸截污、生态绿岸”,最大限度地减少晋中起步区开发建设对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并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形成“多水润城、城水互融”的水生态系统。
  5、水环境系统构建
  加强河道截污、通过低影响开发进行面源控制、河道清淤和修复,构建生态驳岸,形成优良的水环境和优美的水体景观;完善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加强污水收集处理和雨水面源污染控制,确保晋中起步区水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达到IV类水质标准。逐步消除黑臭水体。
  6、水资源系统构建
  构建以“常规水源+污水厂再生水+雨水利用”为主的综合水资源系统。
海绵城市控制单元建设管控:
  1、分区管控
  起步区管控分区以因地制宜、逐级细化的原则,构建规划区域内二级分区,三级管控,形成刚-弹结合的海绵城市管控指标体系。实现微观层面的建设指引和控制引导。将城市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纳入分区管控。
晋中起步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将建设用地划分为三个一级分区即城东片区、城西片区、城中片区,进行海绵城市指标分解和规划控制。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结合排水分区、排水主干管等相关因素进一步细分为32个建设二级分区,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精细化控制,形成雨水从源头、转输、末端弹性控制完整的控制单元,二级单元为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的核心单元(海绵单元)。
  2、分类管控
  规划对城市水系、建筑与小区、工业企业、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等进行分类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措施的指引。

\\